碳储存与碳汇险 ——  保险为固碳除碳撑起保护伞

文    卓越 2022-12-14

1771年,自幼酷爱化学的普里斯特利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在一个密闭的瓶子里放进一支点燃的蜡烛,蜡烛很快就熄灭了;随后,他向瓶中放进一束带着绿叶的薄荷枝,然后再次放入蜡烛,这次蜡烛却没有熄灭。当时的普里斯特利认为,这是因为薄荷枝产生了一种叫“燃素”的东西。随着科学的进步,科学家们逐渐认识到,所谓产生“燃素”的过程,实际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过程。

工业革命后,化石燃料得到了广泛使用,在带来生产力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排放,造成了全球气温上升。要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有两个主要途径。一是要减少“碳源”,即通过清洁能源的使用等,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二是要增加“碳汇”,碳汇指的是通过森林、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从大气中将已经释放的二氧化碳吸收清除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因为绿色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特性,目前森林碳汇已经成为最主要的碳汇类型。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在日本京都通过了《京都议定书》,承认了碳汇对减缓气候变暖的贡献。

碳汇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一方面,由于技术发展的局限性,要想只通过“管住出口”的方式实现碳中和,实现生产、供应链各环节均无碳排放,目前还是很难达成的。比如用电动汽车替代燃油车是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但生产电机、电池的过程中却仍然要释放二氧化碳。另一方面,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降碳的过程中也要兼顾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如果在短期内过分减少碳排放,可能会造成生产力降低、收入减少等后果,随后引发社会矛盾。因此,在“管住出口”的同时,通过各类碳汇项目“增加吸收”,可以弥补现有减排技术的不足,平衡双碳目标的实现和经济发展,对于最终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对环境发展的重要意义,碳汇项目本身也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因此,目前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开始关注碳汇项目。但在碳汇项目的经营过程中,时常面临碳汇量损失和碳汇价格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一方面,自然灾害、虫害、森林火灾等可能造成森林、草原、湿地的破坏,不仅让已经储存的碳汇被破坏,还会让二氧化碳重新进入大气;另一方面,目前碳交易市场发展仍不完善,碳汇价格经常面临大幅波动,也会使碳汇项目经营者面临损失。为了保障碳汇行业健康发展,保险公司为碳汇投资者和经营者提供了各类风险保障,统称为碳汇保险。根据被保险标的的不同,碳汇保险可以分为碳汇价格保险、碳汇指数保险、碳汇总价值保险等等,目前中国人保等国内主要保险公司都开展了碳汇相关保险产品的探索。

目前碳汇保险发展还在起步阶段,还有很大的创新空间。一方面,在保障标的上还可以继续丰富拓展,发展湿地碳汇保险、渔业碳汇保险、海洋碳汇保险等;另一方面,在服务模式上还可以继续探索,比如将风险管理过程前置。要实现这些目标,我认为保险业首先应加强数据的积累,加强各类因素对碳汇量影响的研究,为产品精算提供基础,从而开发更精细化、多样化的产品。其次应注重新技术的应用,通过无人机、遥感、GIS等技术的应用,提高对碳汇生产过程的管控能力,降低承保和理赔成本。最后要加强与政府的合作,积极推动各类支持和优惠政策实施,并借助政府平台进行宣传和引导,实现保险业、碳汇生产经营者和全社会的共赢。

1
wap首页
新闻中心
金融保险评论
碳储存与碳汇险
2022-12-14
——  保险为固碳除碳撑起保护伞
卓越
0
zhangan
cms202212141136143124

投保热线
客服热线
  • 财险热线400-1234567
  • 健康热线400-6695518
  • 资产热线400-8207999
  •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7017639号-1
    中国人保支持网络
    温馨提示
    您确定要关闭隐私政策吗? 关闭隐私政策会退出登录,与登录相关的功能及服务将不能继续使用